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13的文章

大提琴教學,台北大提琴課程,教授大提琴老師-棋洪提琴

圖片
棋洪提琴-大提琴教學:台北  位有經驗音樂系大提琴老師教授, 輕鬆學大提琴,大提琴課程規劃,細心教學指導,大提琴教學,高雄大提琴家教, 學大提琴,音樂系科班主修大提琴師資教授大提琴,兒童,成人教授大提琴, 一對一教學大提琴,工作室學習大提琴。 精選師資,量身規劃適合課程,讓您從基礎扎根,接受正統音樂洗禮。 分享學員上學習大提琴照片 教學項目 1.大提琴一對一教學 兒童大提琴,流行大提琴,古典大提琴教學… 2.大提琴教學個人班   A. 初級班 B. 中級班 C. 高級班   3.輔導升學大提琴檢定 4.大提琴樂器代購.樂器診斷.   即使從毫無基礎,也能三個月學會10首大提琴歌曲 歡迎家庭主婦、上班族、學生、兒童來學大提琴 老師從7歲到60歲的學生都有教過,輕鬆帶領您進入大提琴的世界. PS.沒有樂器朋友亦可西門工作室幫忙挑選音色好大提琴 台北教學地點:  1.西門教學點: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85巷10號(近西門捷運站) 台南教學點: 台南大提琴教學 教室: 台南市崇明國中附近 (林老師工作室) 台南高雄教學地點: A高雄市前鎮區草衙中街(近捷運草衙站走路6分鐘可達前鎮國民中 附近 ) 台北大提琴Nancy老師 主修大提琴演奏 ,從小學習大提琴,在校期間曾三度獲得財團法人功學社學術獎學金. 畢業於法國巴黎市立音樂院大提琴碩士,師事Dominique de Williencourt,Helene Dautry. 留法期間, 於2015年獲得義大利Coro Ensemble Pietro Generali協會邀請於義大利米蘭Castello sforzesco milan斯福爾扎城堡及 chiesa dei Ss. Cosma e Damiano di Gattico舉辦兩場大提琴獨奏會,榮獲好評.積極參與管弦樂團及室內樂演出,並多次於巴黎香榭麗舍劇院,夏特雷劇院,grand rex演出.         目前致力於大提琴教學,曾任職於台中麗喆中小學,丹鳳國小大提琴個別課老師, 忠義國小大提琴分部課老師。  台北大提琴謝老師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 ,主修大提琴, 副修鋼琴 教學經驗;多年大提琴教學經驗,和大

小提琴結構,琴身,琴弦系統,琴弓介紹

小提琴 包括琴身(包括琴頭、琴頸、指板和共鳴箱)、琴弦系統(包括弦軸、掛弦板、琴馬和琴弦)和琴弓。琴身為木製結構,以槭木和雲杉為原材料配合製造的音色最佳;琴弦一般為金屬絲;琴弓由馬尾毛製成。 琴身 背板(back):琴身背部的硬木 低音梁(bass bar):靠琴馬低音腳一側縱向粘在面板裡面 蜂針(bee-sting):飾緣伸入琴角,經過斜接縫的黑色部分 尾木(bottom block) 段(bouts):小提琴兩側的弧形部位;琴頸末端外弧為上段,腰部內弧叫做中段或C段,琴尾部外弧為下段 腮托(chin rest) 尾柱(endpin) 眼(eye):琴頭外側部件,一圈螺旋形上升的終止點 f 孔(f-holes):又叫音孔,面板每一側的 f 形開口 微調鉤(fine-tuner) 指板(fingerboard) 面板(front) 榫眼(mortice) 琴頸(neck) 琴頸木(neck block) 側板(琴框)(ribs) 尾枕(saddle) 琴頭(scroll) 音柱(soundpost):在琴馬高音腳一邊,垂直立在面板和背板之間 琴板(table) 旋首(volutes):琴頭的螺旋形部分 琴弦系統 琴馬(琴橋)(bridge):支撐琴弦的薄木片 弦枕(nut):保持琴弦位置的木塊 弦軸(peg):拉緊琴弦 弦軸箱(pegbox):琴頸上挖空的部位,以使四個弦軸穿過 系弦板(拉弦板、弦總)(tailpiece):系琴弦的硬木 弦尾繩(tailgut ):將系弦板掛在尾柱上的羊腸線或尼龍繩 琴弓 小提琴有四根弦,從粗到細的定音依次是G、D、A、E。每一根空弦之間相差的音程都是純五度;每根空弦都能在不同的把位上奏出完整的音列;每根空弦能奏出的音域都在兩個八度左右 文章引用維基

小提琴歷史

最早出現的 弓弦樂器 可能出自 中亞 ,並逐漸傳播到 中國 、 印度 和 中東 。 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最早出現於 16世紀 早期的 義大利 北部 威尼斯 , 熱那亞 等港口。它在義大利文中稱為「violino」,意為「小的中提琴」。最早期的小提琴,除了一些文藝作品中有所反映之外,沒有保存至今的實物。早期很多小提琴只有三條弦,由此推斷,小提琴最初的製作者可能借鑒了其它早於小提琴的樂器,比如中世紀三弦琴( Rebec ),這種琴自10世紀開始出現並被使用,它自身源於 阿拉伯 的雷貝琴( Rebab )。 目前對小提琴最早的明確記載是 Jambe de Fer 於1556年出版於 里昂 的《音樂摘要》( Epitome musical )。此時小提琴已經傳遍歐洲。 最古老的4弦小提琴是由著名的 安德雷亞·阿瑪蒂 ( Andrea Amati )應美第奇家族之請製作於1555年。阿瑪蒂是當時著名的撥弦樂器製作師,他有一套嚴格的製作流程來保證他作品的精緻優雅。不僅如此,他還率先將拱形結構引入撥弦樂器的製作中,據他所知,拱形結構能明顯提升撥弦樂器的音色與聽感。 當時 魯特琴 ( Lute )在貴族中很流行。而美第奇家族需要一種與 魯特琴 類似,但能用於街頭演奏的樂器,故爾向安德雷亞·阿瑪蒂定做了小提琴。 小提琴迅速流行起來,不論是街頭藝人還是貴族都對它青睞有加。法國國王 查理九世 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命令阿瑪蒂組建了一隻完整的弦樂隊,這便足以說明當時小提琴的熱度。 據琴身所標明的日期來看,現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「查理九世」( Charles IX ),由安德雷亞·阿瑪蒂在1560年製作於義大利北部城市 克雷莫納 (Cremona)。而至今為止最有名的小提琴,應該是 安東尼奧·斯特拉迪瓦里 1716年製作的「彌賽亞」(Le Messie),也作「Salabue」,這把琴現藏於 英國 牛津 的Ashmolean博物館。 從16世紀到18世紀最著名的 製琴師 有: 阿瑪蒂 家族(義大利),包括:安德雷亞·阿瑪蒂(Andrea Amati)(1500-1577),安東尼奧·阿瑪蒂(Antonio Amati)(1540-1607),基羅拉摩·阿瑪蒂 I(Girolamo Amati I)(1550-1630),吉羅拉莫·阿瑪蒂 II(Girolamo Amati II)(1649-17

熊湉雯 VS. 長榮交響樂團 小提琴協奏曲之夜2013/07/17

圖片
熊湉雯 VS. 長榮交響樂團 小提琴協奏曲之夜 2013/07/17 節目介紹 「澳洲青少年小提琴大賽」首獎、「韋尼奧夫斯基國際青少年小提琴大賽」三獎得主熊湉雯小姐,於七月回台舉行首場協奏曲音樂會,將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經典小提琴作品 ─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、薩拉撒泰的《卡門幻想曲》與委託作曲家劉聖賢老師創作的《印象台灣》,期以三首風格殊異的作品,一展其一路習樂的深刻心得。 熊湉雯1988年出生於澳洲雪梨,4歲時,由母親啟蒙學習鋼琴(母親亦為鋼琴家),7歲開始學習小提琴,師從著名小提琴家張世祥教授,隨後以優異成績進入澳洲雪梨音樂院附屬中學,師事弦樂系主任Goetz Richter教授。16歲負笈美國紐約,在專業兒童藝術學校完成學業後,進入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(Mannes College The New School for Music )的預備學校,跟隨世界知名小提琴家Sally Thomas教授習琴。2011年取得學士學位後,又繼續於母校攻讀研究所,今年九月將取得碩士學位。 除在學表現優異外,其成果更展現於校外各項演出,包括2004年,她以首席之姿隨「Knox Abbostleigh青年樂團」至歐美十多個國家巡迴演出;2004至2005年間,獲選於「Meadowmount School of Music」學習,同時亦擔任「紐約青年交響樂團」第一小提琴手;2007至2008年創立「Harmonnia弦樂四重奏」,在Weill音樂廳首演《Long, Long Ago》;近年更為包括《Water》等多部電影錄製配樂。熊恬雯熱情、活躍的音樂思維透過多元觸角向世界各地延伸而去。 在接受國內音樂雜誌《謬斯克古典樂刊》訪問時,熊湉雯對曲目部分提到: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「曲中很多節奏變化的地方,並不是每個音樂家的表現手法都相同,所以與樂團需要很了解彼此、才能有默契做出最好的搭配。」(《Muzik古典樂刊》No.76)一如面對作品時,深入探求屬於自己的觀點,熊湉雯也將帶領觀眾,藉由其琴聲之揮灑,分享這些作品在她心中最真實的溫度。 *本場售票所得扣除行政支出後,將全數捐予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教育基金。 演出者: 小提琴/ 熊湉雯 長榮交響樂團 演出曲目: 艾爾加:E小調弦樂小夜曲,作品20 El

關於棋洪提琴

圖片
台北學小提琴 ,台北小提琴老師,台北小提琴教學,教授小提琴老師,台北小提琴家教 ,棋洪提琴 台北多位有經驗音樂系小提琴老師教授,輕鬆學小提琴,提琴課程規劃,細心教學指導,小提琴教學, 大提琴教學, 小提琴家教 ,學小提琴,音樂系科班師資教授提琴,兒童,成人教授小提琴,一對一學小提琴-棋洪提琴